甘肃96兆瓦6个光伏项目获发改委批准建设
投资人行使回售权须在回售登记期内办理回售登记手续,逾期未办理回售登记手续视为投资人放弃回售,同意继续持有本期债券
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组建这个煤化航母是不是时机?全省上下疑虑重重以河南煤化集团为首的两大省管工业企业,在这一年里又都相继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深层次融合与改革?又取得了哪些新的经验?河南省国资委与两大集团在重组一周年的记者见面会上,不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而且还对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进行了具体的规划与部署。
据张延明介绍,焦煤集团在重组后,效益一年内翻了6倍,在原煤产量、销售收入、制造成本、企业利润、人均收入、上缴税费等方面均实现了111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样一来,两大集团初步形成了相互补充和链接的产业发展格局。阮少华表示,河南省国资委也曾派出工作组,到企业去宣传企业战略重组的重要意义与方针政策。但要使重组获得成功,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与统一将非常关键。而河南煤化工继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之后,营业收入也有望在今年实现1000亿元,成为河南省首家双千亿企业。
在争议声中,河南省煤炭化工业走上了重组整合之路。继今年6月份实现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之后,营业收入又将突破1000亿元,这无疑是对重组一周年的河南煤化集团的最大肯定。以至于出现了劣质矿大矿不愿买,优质矿小矿不愿卖的情形。
且将得到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九方面的政策鼓励。一种是直接出让,我现在已经签署了框架协议,在赔偿中坚决要现金不要股权,和我一样的煤矿主不在少数,我身边熟悉的煤老板还没有要股权的。一位长治县的被整合的矿主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业:人说山西好风光,搞煤炭时没有太多体会,当静下心来去参与景点建设时才发现,山西的文化底蕴竟是如此丰富。相比这两种路径,第三种途径就是阳泉市的双管齐下。
一位接受采访的煤老板如此感慨。在这种模式下,以赚钱为目的的民营煤老板已经基本失去了准入的资格。
在事故死亡人数上,国有煤矿还是大哥大。而如此大规模的整合,资金来源也是一个问题,即使双方谈妥了价格,也未必能兑现,有可能出现大集团空手套白狼的情况,或者等煤矿投产赚钱后,再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支付,这也同样让矿主们感到不踏实。到2006年,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及至2008年,山西省政府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营矿主说,我在煤矿行业里做了好多年,对别的行业一窍不通,认识的人也都是这个行业的。
2009年4月出台的《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目前的办法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煤矿的采矿权评估方法,不尊重市场,而是按照政府指导价格执行。不挖煤了去干啥由于多数煤老板选择以现金补偿方式获取煤矿被兼并的对价,一笔巨大的脱煤资金将在这轮大赎买中被释放出来。2004年的煤炭产权改革成为山西省煤炭生产史上产业调整的分水岭。
也可能带动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之依托强大的能源优势,发展后续产业,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现在山西只是整合掉了民营煤矿,对焦化厂、洗煤厂还都没有影响,以后找些合伙人继续投资大的焦化厂还是可以做的,毕竟对这个行业熟悉,做起来比较保险。
这一年,山西全省同时关闭了4000多座非法煤矿,并将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彻底淘汰。据了解,90%以上的煤矿主学历都在高中以下。
而这些小煤矿尽管是以乡镇的名义兴建,实际上都是个人在经营。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山西煤炭的整合基本遵循着三种路径。截至11月中下旬,从11个市的验收情况看,兼并重组正式协议签订率已经达到95%,兼并整合主体到位接管煤矿比例达到85%,新组建的煤炭企业66%已经进行了名称预核准。河津市一位雷矿长告诉记者,所以我干脆把我的矿白送给国有矿,除去成本之外,每年还能有点分红。8月10日,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从煤焦领域重点转向公路、铁路、桥梁、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公交、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如果国有矿不收我的矿,再过一年我不光维护费就要花掉几百万,而且最后得到的也只是证照被注销的通知单。
要根本改变山西省矿难频发的状况,如果只依靠改革煤炭企业,不改革煤企生产安全制度和政府行政执法监督能力,仅仅单纯通过煤业改革,将民营小煤矿挤出煤炭行业的方式,这绝对没有切中要害。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部分特别优质的资源,有些国有企业最终不得不以高于指导价签订兼并协议,但高价的部分出现在协议的附件里,向上申报时只呈送主本,以便通过审批,形成所谓阴阳合同。
没有切中要害不要带血的GDP,已经成为山西省上下的共识。有水快流是当时能源基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如今年2月发生致74人死亡瓦斯爆炸重大事件的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恰恰是山西省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管理最严格的国有矿井之一。但也有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果煤炭整合淘汰的煤老板将钱投在了高利贷上,山西省的金融风险又将出现。
这对于活跃民间资本,活跃市场经济,无疑是大有裨益。阳泉市煤炭重组要求:建立多大产能的煤矿,必须要配合再建立一个同等投入的地面企业。至此,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及企业兼并重组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更令人担心的是,因为双方的谈判是不对等的,小煤矿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被重组的命运,在收购价格上更缺少发言权。
但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字显示,今年前8个月,山西省发生各类煤矿安全事故50起,死亡169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全省煤矿伤亡事故的40%和67%,而且国有重点煤矿事故起数同比上升25%,死亡人数上升375%。近年来,山西省的煤矿整治工作从未中断过。
一部分民间资本从煤矿领域撤出,可能成为山西省发展非煤产业的契机。2009年4月,《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800座,原则上企业规模不得低于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不低于90万吨,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4,国内70%以上的外运煤、近50%的全球煤炭交易额来自山西,山西焦炭市场交易量占全国2/3以上……然而,多年来其主力却是生产方式落后的小煤矿。因为山西省国资委要求省属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省政府的补偿规定,不按照这个文件执行的,评估报告不予备案。
一时间,乡镇煤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多的时候,山西全省合法矿点数达到近11000座,其中,国有大煤矿数量不足1%,乡镇煤矿数量却占到半壁江山。要想化解这种恶性循环,唯有政策松绑,放开民间资本准入限制。大量的行业需要资金,民间资本却受制于政策壁垒而无法进入,便只有奔向楼市和股市。8月31日,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企兼并重组有关问题的通知》。
也有不少煤老板表示还想继续从事与煤炭有关的产业谈判人员表示,尽管部分细节还有待商榷,但主要分歧已通过磋商解决。
洛杉矶时报:发展中国家成会议成败关键 看中印是否接受美国条件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世界上最贫穷和发展最快的部分国家正掌握着新气候协议的命运,他们要做出选择,签还是不签?随着会议进入关键阶段,发达国家开始对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以及非洲和岛屿国家施压,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成为他们手中的谈判筹码。据悉,这份协议要等到周末奥巴马等国家首脑到来之后才会宣布,毕竟在其他议题毫无收获的情况下,该协议无疑成了件大事。
作为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中国和印度必须决定是否能够接受美国提出的两个基本条件:所有国家必须明确减排承诺,并接受其他国家检查其承诺履行情况。如果周三陆续出席会议的130多位国家和政府首脑无法提出一项具体协议,那么峰会可能只达成一份毫无说服力的政治意向书。